冷水滩招商引资
冷水滩区地处湖南省西南部湘江上游,毗邻两广,总面积1222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城市人口20万,地处越城岭山脉、零祁丘岗盆地的北部,素有“湘西南门户”和“潇湘第一城”之称。冷水滩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冷水滩商业贸易发达。是湖南省八大商业经济区之一,贸易繁荣,商贾云集,是湘西南最大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中心。有李达故居、文昌阁,宋洲花园、西区公园、南区游园等人文景观。冷水滩区 - 简介冷水滩区地处湖南西南部湘江上游,毗邻两广,自古以来山水形胜,人杰地灵,总面积1222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城市人口20万,既是湖南向沿海地区和港澳市场开放的前沿阵地,又是华中、华南两大经济区域结合部的一个重镇,素有“湘西南门户”和“潇湘第一城”之称。冷水滩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冷水滩商业贸易发达。是湖南省八大商业经济区之一,贸易繁荣,商贾云集,是湘西南最大的物流、人流和资金流中心。冷水滩区冷水滩物产丰富,工农业基础雄厚。现已探明的矿产有100多种,香猪、肉鸭、竹鱼等名优特产驰名全国。农业向产业化、基地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5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2万亩草场基地、年出栏25万头瘦肉型猪基地及年产15万吨柑桔等多品种的水果基地。工业基本形成了以汽车、轻纺、建材、造纸四大支柱产业为主体,兼有化工、冶炼、饲料等结构合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现有工商企业7000多家,其中大中型和骨干企业60多家。主要产品有:越野汽车、民爆器材、盘式电机、水轮发动机、啤酒、罐头、棉纱、水泥、电线、羽绒及其制品等50多种。冷水滩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旅游业发展广阔。经近几年的建设,冷水滩已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五区连接,功能配套的工商城市。随着永州大道、逸云路、复兴大道、潇湘百里平湖、永州广场的建成,令水滩将成为融山、水、洲、城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园林城市。依托永州历史渊源久远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修缮李达故居、文昌阁,建设宋洲花园、西区公园、南区游园等人文景观,可与南岳衡山、浯溪碑林、九嶷风光及桂林山水形成一条旅游带,让中外游客饱览奇山秀水,赏心怡神。冷水滩区 - 自然地理冷水滩区冷水滩区地处越城岭山脉、零祁丘岗盆地的北部,四明山下,北、东、西三面高,中、南部较低平,整个地势近似背北朝南的"簸箕形",境内以杨村甸腾云岭为最高峰,海拔1044米,最低是香花坝乡哲洲滩,海拔80.3米,最大高差963.7米,地貌特点以岗、平为主,山、丘、水兼有。其中山地85.13平方公里,占7%,绝大部分布在区境北缘;丘陵232.82平方公里,占19.1%;平原386.6平方公里,占31.64%,水面113.22平方公里,占9.27%;岗地401.37平方公里,占32.95%;地貌类型齐全。四明山四明山,因四明山与东安、祁阳、邵阳、冷水滩等相邻,“四望皆明”而得名。山势陡峻,切割强烈,四明山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3座,境内以杨村甸腾云岭为最高峰,海拔1044米;800米以上的6座。登临山中,远观山翠如黛,岭断云连;秋看枫红似火,黄叶翻飞。山中现存有珍贵树种有白玉兰、银杏、楠木、摇钱树、青钱柳、紫穗槐等10多种。常年活动着香猫、聋猪、穿山甲、猴鹰、夜鸦等珍禽异兽数十种。据传明代建北京故宫、太和殿一根主梁就取自这里出产的珍贵楠木。腾云岭冷水滩区腾云岭位于杨村甸乡黄茶园村烟凤岭组与衡阳市祁东县交界处,为四明山主峰,海拔1052米,山势陡峭。山名来源于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相传明朝末年,腾云岭中有座寺院,寺里住了一位名叫腾云祖师的道人。据说,那时寺院香火非常旺盛,烧香拜佛的人川流不息,但是山中用水却很困难,有一天,腾云祖师云游归来,视及情况,便用手一指寺院两边,当时就出了两口水井,解决了寺院用水困难的问题,为纪念腾云祖师,故取名“腾云岭”。大弯岭位于牛角坝镇牛角圩村,主峰在牛角圩组,海拔620米。因山形弯弯曲曲,故得名。轿子岭轿子岭位于冷水滩区西南国营石岩头林场。海拔1062米,是湘桂界山。属黄花岭山脉,数岭排列,唯是最高,远望如众人抬轿,故名。山中多松杉。杂以白果、檀木名贵树种和油桐、弥猴桃、板栗等经济林。矿藏以锰、铁居多。锰已开采多年,远销宝钢、鞍钢等地。南侧有鸣水岭,俗名响水岭,岭头一泉喷薄而出,声传数里,绕岭而流,犹如玉带围腰,景色壮丽。宋时建有边关“鸣水寨”。七十二峰七十二峰山脉全长30公里,自水口山镇蒋家村发脉,经水口山、梳子铺、黄田铺等乡镇,潜行于与东安县交界处石期河畔,群峰形态无异,基本雷同,峰峰间距大致相等,峰峰有坳,坳坳有井,大有“横看成岭侧成峰”之势。诸峰藏有锰、锌、铁、铅,其中锰矿畅销省内外。因以七十二比喻山峰之多,故名。冷水滩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为低纬度海洋暖湿气团盘踞,温高湿重。冬季常为西伯利亚和蒙古干湿气团控制,清冷干燥。气候温和,光热充足,雨热基本同季;春温多变,冷气入侵频繁;春夏多雨,夏秋多旱;冬冷期短,暑热期长,无霜期长。全区年平均日照1623.1小时,年太阳辐射总量109.6千卡/厘米2,年平均气温17.9℃,日平均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3月23日,终日为11月29日,间隔期252天;大于或等于10℃活动积温5670℃;无霜期287天;年均降雨量1271―1696mm,70%以上集中在4―9月。冷水滩区冷水滩区地处湘江上游,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10.7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总量7.65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3.08亿立方米,湘江沿南向北经过该区11个乡镇,主长80公里。境内有一级支流13条,二级支流11条,三级支流58条,合计流程213公里,还有双牌水库六条支渠流入境内,全长103公里,形成了以湘江为主干的树枝状水系网。现有大型水利工程一处,中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118座,大小山塘27664口,蓄、引提总水量达到2.61亿立方米。全区有效灌溉面积29.9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1.45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85.3%和61.13%。湘江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山,经兴安、全州、东安于蔡市镇阳竹塘入境。流经蔡市、岚角山、仁湾、竹山桥、高溪市、上岭桥、黄阳司等乡镇和冷水滩城区,从竹山桥镇群通村入祁阳县境。境内流程76公里。“湘”系湖南省的简称,因此水在省内四大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水流量最大,故名。石溪江又叫老毛江,发源于四明山南麓,流经杨村甸、普利桥、楠木冲、在高溪市镇易家桥双江口注入湘江。流程51.1公里,流域面积321.8平方公里。因小溪流经地多石,故名。芦洪江又名应水、水汲江。发源于邵东分水岭黄花山麓,流经东安大盛桥、伍家桥、芦洪市,沿途接纳金江、伍江、南河,在水汲江入境,经高溪市西南注入湘江。境内流程14.2公里。以流经地主要集镇东安县芦洪市取名。烟江发源于伊塘镇孟公山东面与祁阳交界的挂榜山西麓,流经香花坝,入注湘江。全长31公里,流域面积108.6公里,落差45.8米,坡降1.3%,多年平均径流总量0.6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2.1立方米/秒。因江流沿岸多雾,似若烟雾弥漫,故名。岚江系岭口水库支流。在夏籍甸村入牛角坝镇境,在牛角坝镇境内流行约20公里,流经新角坝村、新沙洲村、牛角坝村、湘山街居委会、石溪江村、竹溪村、长冲村、下凡村。以下游河口自然地名为名。楚江发源于岚角山镇的红门岭。始向南流,到高桥头折向西流,经楚江圩、渣里口村,在曲河流入湘江,全长约10公里。因地名取名。冷水滩区 - 资源概况生物资源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有116种,353属,927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水杉等2种,属二级保护的有金钱松、冷杉、银杏、鹅掌揪、杜仲等17种,属三级保护的有桢楠、香桦、山核桃、红豆树、五味子等24种。境内粮作品种120个,经作品种含蔬菜、油料、果杂、棉花、糖料及特用经作等7大类110个品种,其中以红衣葱和薄荷远销国外,有较高声誉。动物种类繁多:畜禽品种主要有猪、羊、牛、鸡、鸭、鹅、蜂等10大类,计440个品种;水生动物230个品种,有天然鱼类119种,其中鲤鱼科75种,已知鱼类品种占全省的60%。土地资源冷水滩区冷水滩区境内成土母质和土壤种类多样,成土母质分石灰岩、砂岩、第四纪红色粘土、板页岩、紫色砂页岩、花岗岩和河流冲积物共7种。土壤分水稻土、红壤、紫色土、潮土、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山地黄壤、黄棕壤、山间草甸土共9个土类,17个亚类,55个土属、132个土种,以红壤为主占50%,其次是水稻土,占26.56%。全区"四低"、"四荒"资源数量大、分布广,按省定标准分别达到82.2万亩、33.8万亩,占总面积44.8%、18.44%。全区土地利用现状大体呈“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能源(1)小水电:全区水能蕴藏量为19.7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12.33万千瓦,已建成的水电站一座,装机容量5.1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64.1%。年发电量2.11亿度,水电开发潜力很大。(2)煤炭:全区煤炭储量1200万吨,可开采量1100万吨,年开来能力50万吨,实际年开采35万吨。(3)薪材:薪材由原来居民生活当家能源转为辅助能源,采薪量逐年下降,薪材蓄积9.35万方。(4)秸杆、草料等:全区农作物秸杆总量40万吨,其中用作饲料占36.10%,还田占38.06%,草科180万亩利用率低。(5)沼气:全区平均饲养生猪70万头,牛5万头,年产猪粪44.56万吨,牛粪33万吨,沼气开发潜力巨大。冷水滩区 - 历史沿革据《零陵县志》记载:因其地有滩、滩东有崖、岭崖下泉流成溪,独注湘江,因溪水冷凉曰冷溪,故名冷水滩。嘉庆时零陵县丞徐大纶说:“冷溪者,俗所谓冷水滩也。”冷水滩在明清以前称为冷水市,1932年以后开始用冷水滩一名。冷水滩区原始社会末期,永州属三苗的江南地。夏商至西周时期,属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南境。秦代,属长沙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析长沙国,郡治冷水滩(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南),辖7县4侯国。7县是:冷水滩(今广西全州、兴安、灌阳一带)、营道(今宁远县地)、泠道(今宁远、新田县地)、始安(今广西桂林、临桂、阳朔、灵川、永福、永宁县地)、营浦(今道县及江永部分地)、洮阳(今广西全州、资源县地)、钟武(今衡阳县地)。4侯国是:泉陵(今冷水滩、芝山、祁阳、祁东、东安及双牌部分地)、都梁(今洞口、武冈、绥宁、城步一带)、夫夷(今邵阳、新宁一带)、舂陵(今宁远、新田、祁阳部分地)。元封五年(前106),郡上设州,属荆州。新莽王朝时,为九疑郡,辖地未变。东汉时,迁郡治于泉陵(治所在今永州市芝山区城北1千米),辖区也有所扩大。除原来的7县3侯国(舂陵侯国并入泠道县)外,还增加了湘乡县(今湘乡、双峰等地)和昭阳(今邵东县地)、烝阳(今衡阳县地)2侯国,共计8县5侯国。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于建安三年(198)攻占冷水滩,属刘表势力范围。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后,刘备代刘表领荆州牧,冷水滩属刘备势力范围。三国时,蜀昭烈帝章武三年(223),刘备病故,冷水滩郡地入东吴。孙吴时期 ,冷水滩郡地域开始减小。甘露元年(265),分冷水滩郡西南部置始安郡,今广西桂林、临桂、阳朔、兴安、灵川、永宁、永福等县地从冷水滩郡分出。宝鼎元年(266)分冷水滩郡南部置营阳郡,郡治营浦(今道县);分北部都梁、夫夷、昭阳置昭陵郡;同时将湘乡、重安(原钟武)、烝阳3县划入衡阳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废营阳郡。永嘉元年(307)置湘州,属湘州。东晋永和年间(345~356),复置营阳郡。义熙十二年(417),冷水滩属荆州。南北朝时期,梁天监十四年(515),改营阳郡为永阳郡;陈改永阳郡为营州永阳郡。隋开皇九年(589),撤营阳二郡,设永州总管府,区域较营阳2郡有所扩大,谢沐、冯乘2县从临贺郡划入。大业五年(607),改永州总管府。隋末,萧铣改营道县为梁兴县。唐武德四年(621)废冷水滩郡,分置永州、营州。武德五年,改营州为南营州。贞观八年(634),改营州为道州。贞观十七年,撤道州并入永州。上元二年(675),复置道州。开宝元年(742),改永州郡,改道州为道州江华郡。五代时期,冷水滩区后唐天成二年(927)马殷建立楚国,永、道二州属马氏楚国势力范围。后周广顺元年(951),南唐灭楚,永、道二州地入南唐。后周世宗时,授周仁逢为武平军节度使兼侍中,“尽领湖南之地”,永州、道州属周仁逢领地。后周时,分永州的洮阳、湘源、灌阳置全州。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分全国为13道,永、道二州属江南西道。淳化五年(994),改属荆湖路。至道三年(997),改属荆湖南路。两州的辖地与县名有所变动。乾德三年(965),延熹县改名宁远县。撤销大历县,并入宁远县。雍熙元年(984)升东安场(原应阳县地)为东安县。元朝确立行省制度,省下设路(州)、县。原永州冷、道州江华郡分别改称永州路、道州路,隶属湖广行省湖南道。明代改路为府。永州路、道州路分别改称永州府和道州府,隶属湖广行省。 洪武九年(1376),将道州府降为道州,隶属永州府。同年,改湖广行省为湖广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之。崇祯十二年(1639),分宁远的新田堡置新田县。至此,永州府辖1州7县,即道州、冷水滩、祁阳、东安、宁远、江永、江华、新田。清顺治元年(1644),分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广左、右承宣布政使司,永州府属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康熙三年(1664),改湖广右承宣布政使司为湖南省,永州府属湖南省衡永郴桂道。1949年10月21日,零陵县解放。是年10月26日,零陵县人民政府宣告成立,随即建立了相应的党政军机构,同年11月,中共零陵县冷水滩区委和冷水滩区人民政府正式建立。从此,冷水滩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1960年2月19日,中共湖南省委发出《关于成立冷水滩市的通知》:成立冷水滩市,由零陵县领导。196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市后,改由衡阳专署领导。1962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冷水滩市,其行政区域划归零陵县管辖。1969年2月经零陵地区革命委员会同意,建立零陵地区冷水滩镇(县级)为地区直属镇,12月撤销。198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县,恢复冷水滩市。冷水滩复市时,始辖4个区、27个乡镇、3个城区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1987年增设1个城区办事处。1995年7月撤区并乡建镇后,辖2个乡,11个镇和马坪农业经济开发区以及4个街道办事处。1995年11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零陵地区设立地级永州市,同时撤销冷水滩市,设立县级冷水滩区,隶属永州市。1996年3月18日正式宣布撤销冷水滩市建制,设立永州市冷水滩区新建制。1998年10月,区委、区政府决定,将原冷水滩城西、城南2个开发区合并为冷水滩工业园区。2003年1月,因市辖凤凰园经济开发区体制的调整,其办事处移交冷水滩区管辖,划分为凤凰园街道办事处和梧桐街道办事处。冷水滩区 - 经济概况冷水滩区是永州市的经济中心。解放前迪里只有铁匠铺、染印铺等几家手工作坊。解放后经过5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工业生产得到持续、高速发展。全区现有较大规模的工业企业350余家,其中大中型骨干企业50余家。基本上形成了经罐头、啤酒、面粉、肉制品为主的食品工业;以汽车制造、水电设备、电线电缆为主的机械工业;以耐火材料、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民羽绒制品、造纸、制革、纺织为主的轻纺工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共有主要工业产品50余种。其中耐火材料、机制纸、造纸、造纸设备、水轮发电机组、轻型越野汽车、粮油机械设备、特种水泥、水泵等,是国家和湖南省的定点产品。矿山水质充填材料、铜板纸、猪皮色里革、羽绒制品、电线电缆、水轮发电机组、潇湘啤酒等行销欧美和东南亚。冷水滩冷水滩区全区农业逐步走向产业化、基地化。兴建起20万亩楠竹林、30万亩油菜、12万亩蔬菜、2万亩百合等10大商品生产基地。异蛇产业年产蛇400多吨、蛇酒500多吨、蛇毒30千克,蛇药等系列产品得以开发,成为“中国一绝”,被列为国家财政部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芝山境内有卷烟、电力、医药化工、纺织服装、采矿冶金、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7大工业体系。30多个产品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占32.5%。市区供水充裕,拥有一自来水厂和二自来水厂,日供水总量达30万吨,现有日10万余吨供水能力闲置,供水能力强。全区电力充沛,已实现村村通电。与奥地利合资兴建的南津渡电站年发电量达3亿千瓦时。冷水滩城区面积已扩大到16.5平方公里,南津渡电站、南津渡大桥等重点工程先后建成,并开通数字传输、可视会议电话、电话语言信息服务网络。冷水滩耐火材料厂是国家大型二级企业,冶金部重点耐火材料企业,全国重点生产厂家。该厂研制成功的GT?5钢结合金耐火成模具获得国家专利,1990年在广州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新产品博览会上荣获银质奖。现具有9万吨耐火材料生产能力,它所生产的各种耐火材料供应全国25个省市区、33个钢铁企业、28个有色冶金企业,并远销;罗马尼亚、朝鲜等7个国家和地区。冷水滩造纸厂,属国家大型二级企业,是一痤有着30年历史的老牌造纸企业,其机械设备、造纸工艺均具国内先进水平,年产量达4万余吨。商业贸易发达,是湖南省八大商业经济区之一。初步形成了以产业、供销、物资、粮食、外贸、医药、轻纺、矿产品、肉食水产9大体系和16大商场、12大购物中心、5大专业批发市场、4大集贸市场为骨架的内外贸基地。各级各类商业店铺遍布市区,共有大小网点4400多个,从业人员1.2万余人,每万人拥有商业零售点95个,商贾云集,每年接竺内外客商达1000多万有次。该区是湘西南及本市的物资集散地。由于冷水滩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全省及湘南大部分地、市的商业物资和批发部门都设在这里。共建起粮食、肉食、棉麻、烟叶、食盐、食糖、水果、种籽、医药、木材、建材、百货、纺织、农机、石油、化工、五金、矿产、金属、军工等22大物资仓库,总建筑面积达63平方米,库容总量达1000万立方米,年货物周转量达2800多万吨。永州所属的大部分县所需出售的农、工、副、土特产品,绝大部分要通过这里了运进入国内、国际市场;所需购进的生产资料和日用工业品。绝大部分也要通过这里运进再转到各地,仅铁路的年货运吞吐量就达150多万吨。冷水滩还是全市外经贸中心,它同欧亚美三大洲的30多个国家的地区建立发贸易往来关系每年进出口外贸总额达2848万元,其中出口创汇达1420万元。冷水滩区 - 风土人情庙会又叫“赶社”、“赶大圩”。除冷水滩普利桥外,其他地方也有类似节日。普里桥的“二八”庙会,起于清乾隆年间。相传二月初八是寿佛爷生日,所以把这天作为祭祀之日。每到这天,四乡朝拜者络绎不绝。后来一些做生意的人借机进行贸易,从而自发形成二八庙会集市。现在,寿佛爷虽已无人朝拜,但这种集市形式仍被保留下来,成为一种节日性集市。春分日农村家家做糯米粑,置筷尖插于田头、园边。谓可以粘住鸟嘴,免其损害庄稼。新中国成立前,大小宗族均有清明会。五世内祖坟,一般每年扫墓(俗称“挂青”)一次;五世外或大族远祖,则五年或十年扫墓一次。男裔携刀锄、牲酒、香烛至墓前祭奠,修葺坟莹,以柴竹竿挂纸钱插坟顶。沿途奏击唢呐、小锣、小钹。扫远祖坟时,各支派舞龙耍狮,鼓乐喧阗,热闹至极。清明扫墓偶有因此酿成宗族械斗。扫墓后吃清明会,每人分一份用桐树叶或笋壳包裹蒸热的米粉肉,俗叫“包子”。有违族规的不肖子孙,取消其吃清明会资格。新中国成立后,清明会不复存在,扫墓曾一度废止。70年代后期,扫墓又逐渐兴盛,但多一家一户行之四月八冷水滩区俗以农历四月八日为牛王生日。是日,农村有用乌树叶浸水煮饭呈紫色,称为“乌饭”。俗谓吃了“乌饭”可以防蚊子咬牛。大庙口、塘夫一带至今犹兴。端午节俗以农历五月初五日为小端午,十五为大端午节。以过小端午为主。亲友互送礼品,家家包粽子,上街买扇子,中午家宴,喝雄黄酒并搽额上,门前挂艾叶草蒲,说可以解毒避蛇。五月子鸭肥嫩,端午节通常炒血鸭为佳肴。端午节赛龙舟,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以有误生产而被禁止。80年代作为一项民间体育活动由有关部门组织龙舟竞赛,胜者有奖,赛龙舟习俗渐盛。尝新俗于农历六月六尝新。取新稻米或半稻穗蒸熟,摆酒肴敬天地,再喂狗,然后一家人尝新(吃新米饭)。古以尝新为一年大节之一,菜肴极丰,故有“穷人一年三个饱:生日、六月六、过年”的俗语。新中国成立后渐废。相传本地原无水稻,有狗在产稻区晒场内打了一滚,一身沾满稻谷。回家路上过一道河,身上谷粒被水冲走。因狗尾上跷高出水面,谷粒得以保全。遂带回主人家作为稻种。故稻穗象狗尾。并说:如狗身上谷粒不被水冲走,稻株从根部至尾就会全部生长谷粒。为奖赏它传入稻种之功,故尝新时先须喂狗,且每餐也必先盛饭喂狗。中元元节俗称七月半,为一年中祭祀祖宗亡魂的重大节日。农历七月十二日,家主穿礼服、放鞭炮迎已故祖先及亲人亡魂回家(嫁出的在外),三餐以丰盛菜肴酒饭敬奉。十四日晚,举行送祖祭礼,供糯米斋粑、糕点,焚香烛、纸钱、纸金银绽,有的还烧化纸屋、纸衣、纸箱等。同时还烧些纸钱“赈济”孤魂野鬼。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前亲友以月饼、酒等食品相馈赠。晚上家宴、吃月饼、赏月,相沿至今。新中国成立前,月出时各家于庭前供月饼、果品,燃香数十支插柚上,以竹竿顶柚香竖庭中,然后化纸钱鸣炮竹,合家拜月,俗名“烧柚香、祭月”。祭毕,分食月饼及果品。亲朋好友在这一天一般都团圆聚餐。重阳节俗又称重阳节为重九节。读书人喜于是日登高游览。老师带领学生登临附近名山胜景,作文赋诗以为乐事。部分地区定重阳节为圩集。冬至冬至日喜食羊肉,有“冬至羊肉当人参”的美谚。大族有冬至会,每年冬至日邀本族长辈缙绅于祠堂吃“冬至酒”,宣讲族规,商议族中大事,对族人作奸犯科者给予处分。新中国成立后,冬至会已废,吃羊肉之习仍存。红衣葱又名洋葱,大葱,玉葱,属百合科。根弦线状。叶圆筒形、中空、浓绿色,表面有腊质。伞形花序,花小、白色。葱头有10层,外衣粉红色,肉白嫩,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味甘辛、脆甜。可作蔬菜炒猪肉、牛肉,味甜可口,又可作水果吃,水分多。有解凉去毒作用。红衣葱现在永州市种植面积为700公顷~1400公顷,销往香港以及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各地。红衣葱适应性强,空坪隙地、山坡上都可栽种,不占用耕地面积。且易管理,只要施点火土灰,中耕2次即可。一般每667平方米可产1000公斤~1500公斤,最高可达2000公斤。冷水滩区 - 旅游资源冷水滩,旅游资源量丰富,有柳、舜、佛、瑶、碑五大文化系列。全境地处五岭山脉之都庞、萌渚、越城三岭之中,拥有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千家峒、源口等五大自然保护区和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旅游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9%,是生态环境保护主良好的一方天然绿色“净士”;璋内的五岭山脉及所属各大高峰,集“雄、奇、险、秀、幽、神”于一体,秀如“三山”,奇如“五岳”;有万峰绝顶,连亘数百里,“五岭逶迄腾细浪”的雄奇壮观;有近若桂林山水的喀斯特地貌;宁远下关至九嶷的灌溪峰林,江水县城至桃川长达数十里的峰林长廊,山水相映,类似漓江山水;还有奇岩异洞80余个,洞内洞外景观不亚于七星、芦笛,且“别有一方洞天”;更有潇水、湘江,四季丰盈,晶莹碧透,两岸群峰况秀,青峦选翠,茂林修竹、奇岩幽洞,涧深泉呜。有双牌、涔天河等18座大中型水库。有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的文化胜迹。冷水滩秦初开灵渠勾通湘漓二水后。便成为中原通往岭南的要冲;明代以前,这里的采冶、纺织、陶瓷、农耕商贾都比较发达和繁荣,被史家列为湖南三大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悠久的历史留下了大量的文物胜迹。有自然天成者,也有人工开拓者;有楼塔寺庙之壮观,也有木雕碑刻之胜异境内共有各类文物古迹1700余处,其中属全国生重点保护单位2处,省重点保护单位19处,市县级重点保护单位217处;收藏历代文物藏品1万余条件,其中三级以上的珍品一千余件,总量居湖南省第二。唐代柳宗元寄情于永州山水,写下了390余篇传世之作,特别是《九记》,开创旅游之始;还有唐代大文学家元结、“草圣”怀素、大书法家颜真卿,宋代大诗人黄庭坚、陆游、大文豪欧阳修、会画大师宋迪藻、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地貌学家徐霞客,清代大诗人、书法家何绍基,以及司马迁、蔡邕、李商隐、刘长卿、宋之商、张谓、寇准、范成大、汪藻、张俊、张轼、米芾、吴大徵等一大批文人萃永州,留下了大量的诗、铭、书画、崖刻。瑶族同胞的发祥地棗江永“千家峒”,四周群山环抱,山势雄胜,屏嶂叠翠,气象万千,奇峰异洞,瀑布高悬,珍禽异兽,栖身林泉,宛若仙境;从江华沱江至瑶族古镇水口“萌渚之雄胜,瑶寨之风光,山城之风貌”;从水口至三省六县交界的码市,“千里瑶乡,林海茫茫,碧水清清,幽谷画郎”;瑶家淳朴的民风,古香的习俗,热闹非凡的“敬鸟节”(农历二月初一)、妙趣横生的阿妹“斗牛节”(农历四月初八)、欢娱的“尝新节:(农历六月初六),隆重虔诚。永州是世界旅游业开发之鼻祖柳宗元谪居之地;是、古今游记学之典范棗永州《九记》胜地;《冷水滩三亭》是世界旅游业开发最早的名胜景点;稀有的古迹棗永州“石棚”在市郊黄田铺镇。“锦绣潇湘风光画郎”---以潇湘为轴线,北起永州市区宋家洲、南至古城道州,长达100余公里的“潇湘风光带”。乘船直上可饱览“古城春色”全貌、“淡岩田园”风光、“潇水五岭”神韵。“潇水风光”有别于“漓江风光”,“锦绣潇湘”天下一绝,百闻不如一游。九张,嶷山舜庙棗先秦时,为祭祀舜帝所建,自古历代帝王“朝祭”圣地。“尧天舜日”名贯天下。九嶷山风光神异,“舜源峰”尊严无比,有“万里江山朝九嶷”,天下第一神圣壮观。毛泽东有“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的壮丽诗篇。阳明国家森林公园兼自然保护区。女书岛自然风光天造地设,“五奇”、“五园”神秘奥妙。“大峰小峰连中峰,当天削去青芙蓉”,神奇无比;“山奇、树奇、泉奇、云奇、佛奇”神秘无穷。有奥秘莫测五大“天然园林”:有古生物“基因库”之称的“珍稀动植物园”,有古生物活化石之称、独有的“千亩黄杉园”,有漫山遍野无杂木、唯有杜鹃呈现彩红的“万亩杜鹃园”,有奇花异草满山、中草药材上千种的“百药园”;有“竹山林海”之称的“楠竹园”。浯溪碑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完好的摩岩石刻有505块,其中“摩岩三绝”-《大唐中兴颂》石刻,国之瑰宝,为天下三绝之首。宁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最为完整仅次于曲阜的县城文庙。其中20根高大的石刻龙凤柱,被列为“国宝”。道县“月岩”---天下第一奇岩形浑园,东、西、上“三通”。入洞仰视,自东看象“上弦月”,自西看象“下弦月”,从洞中看,兰天当顶,园园如满月,故名“月岩”。此岩有别于天下名岩奇洞,真是“别有洞天”,中华一绝。江永“千家峒”是世界瑶族的发祥地,曾是瑶胞“失乐园”,亦称“桃花园”。千百年来,列数迁居外地和侨居海外的瑶胞先后来这里寻根祭祖。《女书》是世界特有的一种奇文字,仅妇女通识通用,故称《女书》。系上古母系社会世代遗作,中国仅有。
